员工登录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今天是:

首页 >新闻中心 >公司要闻 > 正文 公司要闻

浙江省高校后勤质量监控工作研讨会在温州大学举行
编辑日期:2014年10月22日 00:00作者: 阅读次数:[关 闭]

10月16日-17日,浙江省高校后勤质量监控工作研讨会在温州大学岩松堂召开。本次会议由浙江省教育后勤协会行政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行专会)主办,温州大学承办。浙江省教育后勤协会副会长、温州大学副校长蔡曙光、行专会主任、浙江师范大学后勤集团总经理陆国祥、行专会副主任、温州大学后勤集团公司总经理姚峰参加会议,行专会副主任、浙江农林大学后勤集团党总支书记钱杭园主持会议。来自全省33所高校近百名代表参加此次会议。
会议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浙江省教育后勤协会副会长、温州大学副校长蔡曙光致欢迎词,他代表温州大学对省高校后勤协会行专会质量监控工作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并简要介绍了温州大学的发展情况,还就本次会议的主题,提出四点想法:1.后勤质量监控工作要有“高定位”,必须以提高服务质量为核心,把高效优质的服务作为后勤发展的灵魂;2.后勤质量监控工作要有“大格局”,既要有立足市场竞争,跟随高校后勤事业荣辱与共、齐头并进的胸怀,也要有对后勤服务分类规范、分类管理、分类指导、分类监控的专业化和大作为;3.后勤质量监控工作要有“强举措”,让每位员工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怎么做好工作;4.后勤质量监控工作要有“细服务”,质量监控工作目的不是在于处罚,而是通过平时的检查监督,问题整理与分析,找到正确合理促进人员队伍整体水平提高的途径,从而促进服务达到行业的标准。
浙江师范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和温州大学五所高校分别作后勤服务管理质量监控工作的经验介绍。五所高校各有特点,不仅包括甲乙方,也涵盖大学和职校,其经验对其他院校具有极大的参考作用。尤其是浙江师范大学的质量监控工作,不仅做到了系统性,而且逐渐朝着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浙江农林大学的质量监控工作基础扎实,多措并举,成效明显;杭州师范大学提出的后勤沟通的网格化管理,也让大家眼前一亮;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实力雄厚,三级体系健全,载体也很丰富;温州大学的质量监控工作也是可圈可点,学校采取甲乙方并行管理方式,互相监督,从战略角度上重视工作,切实做好学校的后勤保障工作。五所高校代表的精彩汇报,让与会代表啧啧称赞,深受触动。
行专会主任、浙江师范大学后勤集团总经理陆国祥指出目前浙师大后勤存在3个问题:1.上级严格要求与基层消极抵触的矛盾;2.收费低水平与工作高要求的反差;3.主动监督推进面上的工作与被动提醒处理具体问题的错位。这也是大部分高校都存在的问题,需要在内容、方式、手段和观念上有转变。在坚持后勤社会化大方向不能改变,坚持市场化的机制不能丢,坚持水电暖、食堂、公寓等核心业务不能丢的前提下,在高校甲乙方走向融合,后勤实体,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大趋势中,需要做到四个突破:1.重视基础工作,推进突破员工或者基层的阻力;2.拓展监控手段,充分利用新型媒体,提高工作效率;3.强化机制建设,突破低水平简单重复的怪圈,实现“螺旋式”上升;4.转变思想观念,后勤处在后,但行为和观念不能落后。
行专会副主任、温州大学后勤集团公司总经理姚峰指出,在质量监控工作过程中,学生对我们后勤服务的标准是什么一直让后勤工作者感到困惑,尤其随着师生对后勤服务需求的不断提高,师生对后勤的期望很高,但是由于不同行业有不同行业的标准。建议行业协会针对高校后勤服务,制订一个统一的标准。
第二阶段,与会各高校代表开展了真诚而深入的交流。针对各自高校后勤服务过程中的如食堂伙食工作、公寓服务等热点、难点问题,不回避、不掩饰,对存在的问题一一予以指出,希望群策群力,寻找到一个完善的解决办法。
在交流过程中,大家达成共识,认为学校后勤管理工作是以学校教学、科研、师生生活服务为服务对象,以“服务育人、环境育人”为服务宗旨,质量监控工作是以合理、规范的服务标准,维护学校、教职工、学生切身利益,是学校后勤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更是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的前提基础。出台浙江省高校服务统一标准迫在眉睫,也同意质量监控手段应与时俱进,充分利用新兴的微信、微博等媒体,百家争鸣,搭建后勤与师生之间的联系桥梁,畅通服务渠道,全面营造文明向上、环境舒适、服务到位的校园服务氛围,为学校构建和谐校园,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保障。

总经理办公室
2014年10月20日

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