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校园里
有这样一群人
默默工作和付出
可能我们并未见过
但不要忘了
在这个属于他们的节日里
给他们一些掌声和祝福啊
林观本绿化工
小编见到林师傅时,他正在B区种植草坪。多年来,他与绿化班组的员工们一起忙碌在校园的各个角落:修剪草坪、绿化带、养护花树、种植花草等等。正是通过他们的双手,才换来我们美丽如画的校园。
柳希林垃圾清运工
小编遇到担任垃圾清运工的柳师傅,正拉着重重的垃圾车,污浊的气味环绕在周围,如果到了夏天,异味伴着热浪,更让人窒息。工作虽然辛苦,但生活中充满了阳光,同事喜欢叫他“老柳”,同学们遇到困难也喜欢找他帮忙。正是这样的“老柳”,根扎大地、撑起一片阴凉。
刘晓明厨师
小编来到餐厅探访,厨师刘师傅正在准备午餐的饭菜。滚滚的热浪迎面扑来,红红的炉火映红了刘师傅的脸庞。早、中、晚三餐,他都要这样舞动大勺、挥起大铲,精心为同学们烹饪可口饭菜。
杨小青打菜员
“阿姨,要一份土豆、一份藕片、一条葱油鱼”,嘈杂的餐厅里,打菜员杨阿姨一边仔细听着同学们的点菜要求,一边迅速按照标准分量打入餐盘,然后熟练地在刷卡机上输入金额。特别是午餐高峰期,更是要耳聪、眼疾、手快,对于听力、反应力、心算能力都是极大的考验。
杨夏娜护士
五一假期,恰逢夏护士值班。作为白衣天使,她们面对的都是身患疾病或者身体不舒服的师生。无论是老师还是同学,她都十分关心和友善,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贴心服务缓解师生的痛楚。
林清发维修工
小编见到林师傅,他正在宿舍里维修水龙头。自从后勤开展网络报修服务以来,像林师傅这样的33位维修师傅一年共完成了4万多单的报修任务。遇到紧急情况,即使是深夜,也要立即赶往现场。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让我们少了一丝烦恼、多了一份悠闲。
何家胜网球场管理员
网球是一项高雅运动,近几年随着网球运动的普及,我校师生参与网球运动的热情越来越高,承办的各级赛事也越来越多。作为一个窗口岗位,后勤集团选派了服务经验丰富、工作认真负责的何师傅担任管理员。清洁场地、清理积水、整理物品...,在他的努力下,网球场始终保持干净、整洁、有序的面貌,迎接校内外师生。
今天我们还要谈到
这样一个老人
也是一位后勤服务人员
他在工作上兢兢业业
无偿为温大师生修伞
用奖金资助困难学生
他是
后勤集团B区3号楼的值班员
田孝伦老伯
瑞士作家海塞曾经说过:“我们应当在不同的岗位上,随时奉献自己。”B区3号楼宿舍值班员田老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着这样的精神。
老伯不善言谈,却有一颗热心
厕所里捞手机、门锁坏了、停水停电、照看物品,只要说一声,田老伯都会尽力帮忙。更为难得的是他还有一双“巧手”,一把破雨伞,在他的手里经过几次摆弄之后,就成为一把可以再用的“新伞”。想着雨伞虽小,但是有些伞也许是学生心中重要的心爱之物,而自己有这样一门手艺,田老伯在值班室门口竖起了一块牌子“爱心修伞,不收费”。一开始田老伯只是给B区的学生们维修雨伞,渐渐地,“爱心修伞”传播开了,附近几个区的学生都会把雨伞带来,请他修理。如今,从步青学区到超豪学区的学生都听说这里有位修伞能手,甚至图书馆的老师们也把伞送过来维修。两年的时间里,田老伯为师生免费修伞400余把,节约开支一万余元。
可亲可敬的田老伯

老伯无私奉献,爱心资助贫困生
近日,田老伯获得后勤集体的“优秀员工”称号,将获得的奖金全部捐赠给超豪学区贫困学生谢佳彤。这笔钱对于谢佳彤同学来说是雪中送炭,能帮助她顺利毕业,谢佳彤同学非常感谢这么有爱的老人家,承诺自己毕业后定会好好工作,学习老伯的无私奉献精神,将爱心传递,将感恩反馈给帮助她的人。
根据采访得知,老伯小时候生活也很艰难,常常填不饱肚子,家里十来口人,只有6个馒头,父母都舍不得吃,把馒头留给孩子吃。当田老伯看到食堂里有些学生吃得很简单,他会想这些同学家庭情况会不会比较困难,就想着一定要把自己的奖金拿来捐给贫困的学生。于是在获得后勤集团公司“优秀员工”荣誉后,将沉甸甸的奖金交到了谢佳彤的手里。大伯反复强调:“我做的事情其实很微不足道,我的初心也很简单,就是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感染身边的学生,让他们以后都做一个有爱的人。”
谢佳彤同学的肺腑之言

资料来源:温州大学 温州大学后勤服务 温州大学超豪学区 新媒体中心